12月11日,一部纪录片《棒!少年》在全国上映了。它在第14届FIRST青年电影展上斩获最佳纪录片奖,赢得了观众长达5分钟的掌声,并拿下今年国产电影的豆瓣年度最高分。
这是一部讲述草根少年如何通过棒球运动冲破人生困境的电影,但它不单单是一部电影,而是一个真实的故事,我正是这一个故事的亲历者。
《棒!少年》里的这群孩子,任何一个人都有一段不寻常的身世:有的父母双亡或失踪,有的父母残障或离异,他们跟着贫寒的祖辈、亲戚,过着野草一般的生活。来自宁夏的小队员马虎,出生不久,妈妈就离家出⾛,爸爸常年在外打工,马虎跟着奶奶生活,穿百家衣,有时连饭都吃不饱。用他的话说,“我来自十字路口,走丢了,就让爱心棒球基地的人捡到了。”
幸好,这群在人生起跑线上“走丢”的孩子,被棒球基地的负责人孙岭峰从天南海北的贫穷的地方带到爱心基地,安排他们和正常孩子一起上学读书,并练习打棒球。
孙教练自己是北京长大的普通孩子,被棒球点亮了人生,2008年带领国家队打入了世界八强。退役后,他希望可以通过这个公益项目带领少年们打棒球,给他们一条走出大山的出路,借此改变孩子们的命运。
记得几年前我第一次见到他们时,基地只有11个孩子。一开始都是孙教练自己掏的钱,但孩子们训练、生活需要的开销远超他所想,孙教练撑不住了,基地一度面临解散。当时的情况是,如果没钱就要把11个孩子全送回去,那他们今后的人生是很难来想象的。
孙教练找到我,尽管这一个项目不符合创新工场的投资标准,我们仍旧是作为首轮投资人投了他们。后来又邀请复星集团加入支持,基地才磕磕绊绊地办了下去。
“生下来是弱者没得选择,但是我们通过个人的努力能成为强者。”在孙教练的带领下,这群几乎被命运宣判出局的孩子,牢牢抓住了这根改变命运的棒球棍。现在,爱心基地里已经有68个孩子了。男队、女队,各个年龄段的配置都比较齐全,在国内打比赛从未掉出过前三名,甚至多次拿到全国冠军!孩子们不负期望,已经成长为一支“国内无敌”的少年棒球队。
纪录片《棒!少年》的主线是两个孩子马虎和小双的成长和蜕变,他们从不会打球、没有自信的孩子成长为赛场上闪闪发光的少年。而我把孙教练四年间的朋友圈一一翻过,发现远比纪录片还丰满立体。
孩子们的原生家庭是这样的画风(如图),小小年纪便承担起了家庭重担。来到基地的新家后,孩子的最大特点是能吃,曾担任15年国家队队长、见多识广的孙教练都叫苦连连,“快吃死老子了”。
而平时教孩子们打球的“师爷”已经70多岁了,这位老人培养了中国一半的棒球人才。白天他在球场上精神十足,晚上却是一个疾病缠身的老人。他也和其他教练一起和孩子们吃住在基地,和自己的家人长期分离……连我都很难来想象,孙教练和他的恩师、几位同事竟然撑起了如此困难的公益项目。
基地这68个孩子,除了衣、食、住、文化教育、职业培训,还有看病、看牙、打疫苗、体检各种琐碎的事情,都需要教练和老师们照顾到。而这个公益项目做得很细致,几箱苹果,几十双袜子这样的捐助,也会清清楚楚的连照片带文字一一在公众号上列出。
风风雨雨一路走来,这5年间,孩子们的新家爱心棒球基地三次迁址,为了节约开销,孙教练带着大孩子们,连砖头都一块一块捡走。68个孩子们的新家在通州漷县,占地100亩。而40岁出头的孙教练不但心脏添了4根支架,在融到几轮资的情况下,还是不得已卖了房子和车。
棒球对很多人来说很陌生,其实它是一个考验头脑的运动项目。孙教练也认为棒球是很适合东亚体质的训练项目,所以在日本韩国推广的比较好。基地的孩子经过长期棒球训练后都特别有礼貌,见到教练都会脱帽行礼,棒球礼仪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们的言行。《棒!少年》首映第二天,我妹妹也去看了包场,她看着影片中最大的孩子大宝把每位观众领到自己的座位上,非常得体和专业。
几年过去,大宝从抱着抽奖箱陪我抽奖时还没有我高的小孩,到现在长成高我一头的大小伙子;马虎从刚到基地时每顿饭都要吃吐(因为他怕下顿吃不上),到现在帅成了小C罗(比拍电影时瘦了、高了、五官更立体了);还有第二个到基地的孩子,当时9岁的小双,好想抱抱总是有心事的他。
体育精神是什么?引用我妹妹朋友圈的一段话:影片里的师爷开导和鼓励哭泣的小双要“敢打、敢拼”,郭教练教育马虎要“团队合作”。其实,现代人类遇到困难时最难过的往往是情绪这一关,一旦畏惧和不积极的情绪产生,还没有尝试,就早早放弃了。目前的传统教育很多时候都是培训孤独的求学者,长时间独自和书本、作业、考试题沟通,而像棒球这样非常依赖团队协作的项目,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孩子培养团队精神。
纪录片能上全国院线实属不易,我们这些默默关注他们的人更是无悔。能够见证这群我看着长大的孩子,在大银幕上逆风挥棒、叫板命运,实在为他们高兴!孙岭峰这些老战士带着这群小战士克服重重困难、一道一道闯关,他们“敢打敢拼”的体育精神,也随电影传递给了观众。相比之下,我们感受到的生活之不易、发行放映之不易,都算不了什么。
最近这两个礼拜来,我几乎每天只睡两三个小时,其余时间,白天上班,晚上都在刷脸找各种朋友来帮忙推广。我想让更多人看到这一部优秀的电影,能让孩子们得到更多的关注。不止是基地的孩子,还有全国各地更多类似的孩子。在我看来,《棒!少年》这一部优秀的电影就是“少年强则国强”的完美诠释。我永远记得四年前强棒第一届春晚11个孩子一起朗诵《少年中国说》时的震撼画面,美哉我中国少年,与天不老,壮哉我中国少年,与世无疆!
让我没办法想象的是,这样一部诗意又饱含希望的优质纪录片、评分年度最高的华语片,在上映第一天排片率仅有1%,第二天更是跌到了0.4%。所幸整个团队没有一个人轻言放弃,我也在尽我的最大努力,推动更多人看到这一部优秀的电影,希望此刻读到这些文字的你,能给我你的响应。
如果身边的影院有《棒!少年》的排片,请你买一张票去观影。或者,也许就是用一顿饭钱,你就能包下一场《棒!少年》的放映,和你的员工、合作伙伴或是亲人朋友一起来感受它的力量。2020年我们遭遇了太多困难、坎坷和失望,就在年末用这部片子,一起送走2020的所有逆境!